8月13日,《婚姻挂号法令(修订草案征求定见稿)》(以下简称草案)在民政部网站全文发布并公开向社会征求定见。依据草案的规则,成婚挂号和离婚挂号都不再需求户口簿,也取消了曩昔对挂号地域统辖的规则。
成婚挂号不再需求户口簿,是我国婚姻挂号准则的一次严重革新。这一自动为成婚“减负”的便民行动,却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评论,相关论题敏捷冲上热搜榜首。有人以为:“今后成婚就更方便了,乃至能够先斩后奏了。”但也有人忧虑:“挂号变成了儿戏,怎样知道爸爸妈妈支不支撑?”
长久以来,户口簿作为成婚挂号的重要文件,不仅是对个人身份的核验,更承载着户籍管理的重担。曾经,成婚挂号供给户口簿是为了清晰婚姻挂号的统辖权,避免重婚等问题,是维护婚姻当事人权益的必要措施。但是,不少年轻人却以为,户口簿的硬性要求有时会成为他们寻求美好的妨碍。此前就有网民在民政部网站留言称:“现在婚姻挂号有必要供给户口簿不合理,身份证与户口簿本质上是相同的,都由公安机关颁布,具有平等效能。为什么供给了身份证还有必要供给户口簿?许多年轻人往往由于爸爸妈妈粗犷干与而拿不出户口簿,这与宪法规则的‘成婚自在’准则相违反,主张对此规则进行修订。”
此次草案的修正,回应民意、支撑年轻人寻求“婚姻自在”诉求的背面,是数字政务结出的硕果。在完成全国数据一张网的情况下,两边的婚姻状况能够联网查询,供给户口簿现已没有必要了。草案取消了曩昔对挂号地域统辖的规则,也是根据相同的原因。让数据多跑路,给民众更多便当。
不过,值得引起留意的是,成婚挂号更便当了,并不意味着婚姻能够随意。不需求户口簿了,也并不意味着成婚就能够彻底无视爸爸妈妈的定见。婚姻始终是人生大事,对一个人的日子、两边家庭影响严重。美好调和的婚姻,需求爱情的灌溉,也需求爸爸妈妈亲朋的祝愿。享有婚姻自在的权力,更要懂得婚姻不仅仅是一纸证书,仍是一份职责和许诺。
文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谭敏
广州日报新花城修改:张冬梅